< 列表 / 详情

长安公证故事|一份珍贵的“礼物”

建党102周年前夕,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党支部收到一份来自当事人赠送的珍贵“礼物”——发行于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纪念刊,那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第二日的报纸,上面记载着新中国开基立业盛典的历史。


这份“礼物”来自一位曾经的新闻工作者,她表示,自己想借这份“礼物”表达对长安公证处的感谢,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她也希望公证处的党员同志可以通过这份老报纸重温当年岁月,见证光辉历史。


长安公证处工作人员王晓梅回忆:今年6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她和公证员王佳利一同办理了一项特殊的业务。申请人系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四人,来到长安公证处办理继承父母遗留不动产的公证。询问过程中,公证人员得知,申请人的父辈皆是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甚至付出了生命的老革命。四位申请人的母亲在二十岁左右便在其第一任丈夫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然而,这对革命夫妻刚刚孕育一个新生命不久,年仅三十岁的丈夫便在一次反“扫荡”斗争中壮烈牺牲了。年轻的妻子生下了孩子,为丈夫留下了血脉,继续投身革命......后来,她与第二任丈夫共同抚育了四个孩子。四位当事人此次来办理公证的内容,就是母亲与其第二任丈夫婚后取得的不动产。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兄妹四人关系十分融洽。一方面,当对长兄是否对继父的遗产享有继承权进行认定时,弟弟妹妹们肯定了他的家庭成员身份,认为长兄与他们的父亲形成了扶养关系,认可其对父亲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另一方面,长兄表示,这次来办继承的不动产是母亲与继父婚后所得,他无意与弟弟妹妹相争,自愿放弃相关不动产的全部继承权。


公证人员表示,在这次业务办理中,他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这个革命家庭子女之间呈现出的相互尊重、包容接纳、和睦团结的良好家风令人感动。“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公证实习生,有幸在提供公证服务的过程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这让我对公证行业有了更多的向往,希望能在未来的公证法律服务中汲取更多的人生养分,并用这些养分带给我的能量,为更多的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证服务!”公证人员王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