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表 / 详情

2023,我们的服贸会故事~

9月6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观众离开展馆,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围绕“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年度主题,共举办了15.5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10场高峰论坛、102场专题论坛、18场边会和72场推介洽谈。线下参展企业2400余家,线上参展企业6700余家。


第二次亮相服贸会,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认真落实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局、北京市司法局工作要求,在前期筹划、场馆搭建、展台设计、宣传品制作等每个环节,精益求精,努力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公证职能作用,更加了解北京市长安公证处。


9月2日至6日,长安公证处董皓、韩慧、李静、张雨嫣、刘超豪、孙浩钧、宋新南等同志,提前布置展台展板,准备宣传画册、公证指南、《长安人》杂志、《公证,四十不惑》文集(法律出版社出版)、手提袋、茶杯等宣传材料和纪念品,接待参展商、参展群众等15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件/册,解答各类公证法律咨询160余人次,现场组织扫码关注“长安公证”微信公众号870余人,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宣传效果。


9月2日下午,长安公证处副主任张浩参加服贸会“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并在会上与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签署《数据资产保护专项协议》。根据协议,三家单位将聚焦以数据资产保护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前沿热点问题,通过签署数据资产保护专项协议,构建“行政+司法+公证服务”联动合作模式,在行政、司法服务与一线企业发展的各种法律需求之间建立对接,以数据保护工作为核心,将诉源治理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交互式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保护工作顺利发展,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9月5日下午,张浩副主任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并以“公证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为主题作主旨发言。


在首钢园区,共有56家法律服务机构参展,其中包括内地36家律师事务所、11家仲裁机构和7家公证机构、“一带一路”律师联盟以及1家香港律师事务所驻内地代表机构。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昌华,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等领导莅临法律服务专题展指导。赵昌华在观展过程中与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工作人员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公证处在创新和服务经济贸易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勉励公证人员为涉外法治和营商环境作出公证贡献。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原国家公证处)成立于1993年2月,是北京市司法局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30多年来,长安公证处立足公证法律服务职能,强化自律管理,在服务中心大局、保障民生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公证工作中,努力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护航重点工作顺利开展,监督市场秩序依法运转,办理了大量遗嘱、继承、保全证据、民商事合同、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以及涉外、涉港澳台等公证事项,2013年以来,为各类企业、个人提供公证法律服务113.8万件,其中国内公证67万件,涉外类公证46.8万件,多次受到司法部、北京市司法局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表彰,曾荣获首批部级文明公证处、全国法律服务行业文明服务示范单位、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政法系统执法为民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全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一带一路”十佳合作机构、“一带一路·健康之路”海外抗疫特别奖等荣誉。